文章摘要:10月27日,2022年四川省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在雅安举行,演练模拟雅安市宝兴县突发7.0级地震,房屋大面积倒塌损毁,电力、通信瞬间中断,道路损毁,震区周边山体发生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30多分钟的演练紧张有序,各个环节衔接紧密顺畅。  高效:快速响应,协同开展...

10月27日,2022年四川省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在雅安举行,演练模拟雅安市宝兴县突发7.0级地震,房屋大面积倒塌损毁,电力、通信瞬间中断,道路损毁,震区周边山体发生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30多分钟的演练紧张有序,各个环节衔接紧密顺畅。 

高效:快速响应,协同开展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突发灾害,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快速反应,按照预案启动地震一级应急响应,迅速成立四川省应对宝兴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在指挥部的统筹协调下,各有关部门立刻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地震灾害应急处置经验,指挥部承担着协调中枢的作用。”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地震与地质灾害救援处主要负责人指出,抗震救灾工作不仅是单一的救援,还包括交通、电力、通信的恢复,次生灾害的防范,震区群众的转移安置,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疫情防控也是抗震救灾工作的内容之一。

 

繁多复杂的工作如何快速运行,就需要指挥部的统筹协调。现场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技术保障组、抢险救援组、群众安置组、医疗防疫组、交通运输组、要素保障组、治安维稳组、物资保障组、宣传报道组和灾损评估组等工作组。

 

安全:实时监测,及时预警

 

地震过后,除了会有余震的发生,还会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次生灾害风险较大。如何确保现场参与抗震救灾人员的安全也是这次演练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演练的救援环节中,救援现场的安全员观测到救援现场上方山体有灰尘浮动,可能是山体崩塌前兆,立即发出三声短促尖利哨音,警示提醒应急队伍撤离危险区。“救援的前提是确保安全,一旦发生危险,必须立即撤离受威胁区域内的作业人员,等待危险排除后继续搜救,防止二次伤亡。”演练组专家指出。为了减少救援风险,队员设立警戒区,会同地质、结构、环境专家开展应急排查和隐患监测,编队开展侦检搜救,评估现场安全,制定救援方案。

 

除了人为监测警示,不少先进的监测预警装备也在演习中亮相。无人机飞行至山体崩塌高空区域,观察建筑结构稳定性,搜索被困人员,救援现场周边建立安全观测点,实时开展灾害点监测。

 

科学:技术支撑、助力救灾

 

“报告县指挥部!我是宝兴县蜂桶寨乡速报员。我现在在蜂桶寨乡小学后山,这里出现了山体崩塌,有房屋塌了,估计有人被困在里面,请求增援!”地震发生后,宝兴县的速报员通过卫星电话,克服震后通信中断的难题,与指挥部取得联系,为救援抢得先机。

 

据悉,2018年底应急部门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基层应急能力建设。2020年,中央补助基层应急通讯能力建设资金6600多万元,用于全省卫星通讯设备采购,全面提升全省应急通讯能力。目前,天通一号卫星通讯设备已配置至乡镇一级,能够为通讯中断等极端情况提供通讯保障,在“6·10”马尔康地震、“9·5”泸定地震等灾后发挥了重要作用。

   

演习过程中技术人员采用大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对地震后的滑坡体及周边区域快速航拍,在三维影像模型基础上解译分析,发现滑坡隐患点变形加剧,通过与灾前灾后卫星影像对比,对分布的裂缝进行测量、记录、分析,划定威胁区,设置警戒线,强化现场安全管控。